2014年,中国新闻奖742件参评作品被查找出600多处差错或需要核实的问题,87件作品被撤销评奖资格,其中不乏整体质量较高的作品仅因两个错别字或两处标点符号错误被拿下。中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出炉前所经受的“淬炼”,让社会感受到——
7月13日至1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工作会在京举行。由新闻教研机构、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和中国记协代表组成的40位审核委员,按照“一字一句、一分一秒,只辨是非、不论优劣”的原则,对856件作品进行了严格审核。
宁可奖项空缺 也不降格以求
要短时间改变积时已久的陋习并不容易,我们要一年接一年,把严格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标准落实下去,使新闻界浮躁的风气有较大改变,使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重返新闻界
面对新闻界对中国新闻奖权威性的期望,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说,报送、审核、定评都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些年来中国新闻奖评委会坚持不断改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好定评前的审核,确保审核后的作品是合格品。要尽可能把那些优秀的作品报上来、留下来、评出来,发挥示范作用,而让那些相形见绌的作品通过专业校对、专家审核挡在外面、淘汰出去。确保参加最后定评的作品至少应是合格品,从而为评委会奠定好中选优的基础。
2014年,中国记协全面深化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改革,首次增设审核环节,即在提交定评委员会之前,对参评作品、参评者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处理意见,为定评委员会确定参评资格、讨论评议作品提供参考。当年,742件参评作品被查找出600多处差错或需要核实的问题,涉及近五成参评作品,87件作品被撤销评奖资格。中国记协严格标准,“宁可奖项空缺,也不降格以求”的做法在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审核情况怎样?记者从审核委员们那里了解到,跟去年相比,今年参评作品的一般性差错明显减少,特别是事实性差错、新闻要素缺失等明显减少,体现“走转改”精神、反映时代新风的作品明显增加,但是仍然存在不少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等问题。田聪明说:“要短时间改变积时已久的陋习并不容易,我们要一年接一年,把严格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标准落实下去,使新闻界浮躁的风气有较大改变,使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重返新闻界。”
并非吹毛求疵 评出业界标杆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评选出的是标杆,是真正代表全国新闻界最高水平的优秀新闻作品,应作为新闻界学习的榜样
从2014年开始,审核工作会按照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严格执行审核标准,除了对参评作品的舆论导向、新闻要素、逻辑结构等进行严格审核外,对作品中的错别宇、标点符号错误,也毫不含糊。以上错误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的,建议撤销评选资格。
去年45.6%的作品被查出问题,其中不乏整体质量较高的作品仅因两个错别字或两处标点符号错误就被拿下,这样的审核是不是吹毛求疵?
对此,审核工作委员会主任唐绪军说:“要改革,就要下重典,警醒整个新闻界。以前在评审中对文本要求不太高,致使一部分虽有较高新闻价值却带有文字硬伤的作品最后进入获奖名单,损害了中国新闻奖的声誉。新闻院校老师不敢把中国新闻奖作品作为教学样本拿出来跟学生讨论,因为有的作品经不起推敲。”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评选出的是标杆,是真正代表全国新闻界最高水平的优秀新闻作品,应作为新闻界学习的榜样。”他说。
坚持宁缺毋滥 一把尺子量到底
网络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不能成为妨碍新闻真实性的理由,压力大节奏快不能成为文字出差错工作出纰漏的托词
在如此严格的审核下,去年中国新闻奖空缺了21个奖项,其中有11个是网络类奖项。
今年40位审核委员中有三分之一是去年留任的。据他们介绍,去年对网络新闻作品审核的争论很大:网络新闻速度快,在文字表达上显得比较随意,有很多不合规范的网络用语。虽然网民们接受,但按国家语言文字使用标准来看就不规范。有委员说,为尊重网络和新媒体传播规律,是不是降低一点标准?也有委员认为,都是中国新闻奖,凭什么给它降低?结果最后还是按照统一标准来。今年也是如此,一把尺子量到底,坚决贯彻执行宁缺毋滥的审核原则。
“宁缺毋滥的目的是什么?今年作品没有获奖,新闻界就知道以后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辑室主任钱莲生说。
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殷陆君认为,网络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不能成为妨碍新闻真实性的理由,压力大节奏快不能成为文字出差错工作出纰漏的托词。此类奖项的空缺,倒逼新闻网站建立完善采编制作审核制度和加强人员培训。
强化业务导向 莫把新闻“做低了”
身为记者就要有社会担当,要带着问题思考。现在有不少从业人员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差,作风不扎实、不深入
为强化评奖对新闻采编业务的引导示范作用,去年年底,中国记协将《2014年“两奖”审核委员会工作报告》印发至中国新闻奖各报送单位、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及新闻教研机构,请各单位认真对照检查,推动新闻媒体有针对性地加强采、编、校环节的准确性、严谨性。
作为连任审核委员,山西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张敬民表达了他的担忧:有一些新闻事件本身很有价值,相关人物有很闪光的东西,但由于记者编辑的个人素质、认识水平、思想境界不够,将其解读得低俗庸俗,就把这个新闻给“做低了”。有的为了求快为了吸引眼球而进行炒作,偏离事实本身。
“身为记者就要有社会担当,要带着问题思考。现在有不少从业人员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差,作风不扎实、不深入。”张敬民说,“做记者的,如果不到基层去,不到现场、不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就出不了好作品。新闻界前辈穆青说‘勿忘人民’,只有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相连、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拓渠道开门路 让优秀作品冒出来
拓展渠道广开门路,提升了编辑记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参评作品的质量,让评奖更公平公正
“以前,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都是通过组织渠道报送的,好处在于有机构作保障,有一整套程序,但同时层级化往往扼杀或阻止了一些优秀作品冒出来。”殷陆君说,由于有报送数额限制,一个省份最多只能报多少篇,有一些很好的作品推送不上来。
为改善这种状况,给更多优秀新闻作品参与机会,中国记协去年首次试点教研机构推荐报送,社科院等11家教研机构可每家报送3件参评作品;拓宽自荐、他荐作品报送渠道,评奖办公室直接受理自荐、他荐参评作品。
根据2014年的情况看,如果没有这11家试点单位的报送,那么就有12件作品根本无缘进入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
2015年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比去年增加了200多件,但评奖办公室审核出的问题和公示中收到的举报均大大减少,作品的整体质量明显好于以往。
新华社国内部高级编辑陈卫平说,拓展渠道广开门路,提升了编辑记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参评作品的质量,让评奖更公平公正。
引入量化打分机制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面对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的态势,中国新闻奖今后将加大融合报道的权重
改革没有完成时。评选机制诸多改革举措能不能达到既定目标,还应着手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或完善?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表示,面对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的态势,中国新闻奖今后将加大融合报道的权重;目前自荐、他荐作品水平差距大、数量越来越多,今后将不断完善相关推荐报送工作机制;为提高评选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目前正委托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发中国新闻奖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评选中引入量化打分机制。
翟惠生说,评奖不是目的,既要通过严格评奖标准评选出好的作品和优秀的获奖者,又要树立“三严三实”的好作风,充分调动新闻界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大家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而共同努力。
作者:周玮 肖泰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