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三峡工程是否导致了长江旱情”问题,昨天,国家防总督查专员刘学峰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三峡的话,长江中下游的旱情肯定比现在严重”。他介绍,自5月份以来,三峡工程每天为下游地区补充两个多亿立方米的水量。
随着长江中下游遭遇几十年不遇的旱情,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的讨论也激烈起来,很多人认为三峡工程阻断了暖湿气流下泄通道、蓄水导致下游湖泊水面缩小、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新民晚报》昨天报道,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表示,三峡工程在设计时确实没有充分考虑大坝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三峡工程对洞庭湖、鄱阳湖蓄水也有影响;同时称长江中下游今年的大旱并非三峡工程之过。文中提到,目前带来的生态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下游水生动物的影响,二是水生植物受到影响,下游湖泊水位太低,会产生富营养化现象。王井泉说,由于当初对生态方面考虑欠缺,也没有在蓄水前或设计时,对重点区域做生态方面的监测,所以现在拿不出相关的监测数据。
对此,刘学峰介绍,长江中下游的旱情跟三峡没有关系。他说,今年年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降水都是偏少的,三峡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
刘学峰介绍,从去年开始,三峡一直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补水,“没有三峡,旱情肯定比现在严重”。自5月份国家防总决定加大三峡库区下泄量抬升干流湖泊水位以来,先后于5月20至24日将下泄量升至10000立方米每秒,并于5月25日至6月10日升至11000—12000立方米每秒。目前每天补充量达到两个多亿立方米,整个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攀升,湘江、赣江水位均比前期有较大幅度回升,有效保障了沿江城市的供水安全。“应该说效果比较好”。
对于三峡对生态影响的问题,刘学峰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已经提出,“对长江中下游重点受影响地区,要采取‘工程整治、生态修复、观测研究和水库优化调度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这里面已说到了对生态的影响。”但刘学峰强调,任何水利工程都是存在利弊的,比如从防洪角度等方面来讲,三峡的利远大于弊。